番茄风暴席卷餐饮业
由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、新疆番茄制品行业协会、巴彦淖尔市河套番茄产业协会、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联合发布的《中国加工番茄产业发展白皮书》显示,中国鲜食番茄年消费量预估体量近6500万吨,是不折不扣的番茄消费大国,消费者对番茄需求持续释放,餐饮市场上游供应链形成同频共振,一场有关番茄的红色风暴,正席卷餐饮产业。



番茄味型产品火爆的背后,实则是消费者对健康、天然食材需求的集中体现。以火锅行业为例,番茄锅底因其酸甜开胃、低油低脂的特点,市场份额快速攀升。
火锅品牌多矩阵推新品
2025年2月,在红餐产业研究院监测的火锅品牌中,有14个火锅品牌共推出了52款新品。从新品的细分种类来看,当月火锅新品涵盖的种类有火锅配菜、甜品、其他、饮品、锅底、特色小吃和特色菜品。

其中,火锅配菜的新品数量最多,共计20款新品,占火锅新品总数的38.5%。比如海底捞上新了精品耗儿鱼、云南姜柄瓜;凑凑火锅推出了伊比利亚黑猪梅花肉、雪花黑毛和牛胸腹肉。
其次,特色菜类、饮品类的新品数量也较多,占比均为13.5%。比如,海底捞推出了招牌大颗粒虾滑汤捞杯、牛骨原汤肥牛汤捞杯系列菜品;捞王锅物料理上新了黑松露虾仁腊香煲仔饭;呷哺呷哺和凑凑火锅均推出了兰香龙眼椰椰冰饮品。
此外,不少品牌还在锅底和特色小吃类产品中给消费者带来崭新体验。例如,谭三娘鲜切牛肉自助火锅推出了贵州酸汤锅底和泰式冬阴功锅底;朱光玉火锅馆联名7-ELEVEN上新了开工暴富抓钱爪、门板鸡排大汉堡等小吃。
粉面创新点聚焦特色风味浇头
2025年2月,在红餐产业研究院监测的61个粉面品牌中,有9个粉面品牌共推出了37款新品。从新品细分类别来看,当月粉面新品涵盖的种类有汤粉/面类、拌粉/面类、炒粉/面类、小吃类、饭/粥/汤类、特色菜品类、饮品甜点类。

2月,不少粉面品牌持续深挖特色风味的食材,推出了一些特色新品,如大弗兰推出了农家鲜鸡煲小火锅,面点王推出了特色菜桑叶芽和紫甘蓝,小满手工粉推出了包含茶树菇、香菇、袖珍菇、杏鲍菇、蟹味菇五种菇在内的鲜炖五味杂菌粉。
从汤粉/面、拌粉/面新品创新点的分布情况来看,品牌创新的主要发力点在浇头创新上,数量占比达92.0%。例如:五爷拌面推出了爆炒肉沫茄子浇头面、鸡蛋炒火腿浇头面、18秒爆炒猪肝浇头面等以浇头创新为主的10款特色拌面。
预包装食品“零添加”宣传全面禁止
3月27日,国家卫生健康委、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布了50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9项标准修改单,这些标准与公众日常消费的乳制品、肉制品、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、婴幼儿辅助食品、食品添加剂、消毒剂等密切相关。

其中明确提出,不允许再使用“不添加”、“零添加”等用语对食品配料进行特别强调。“不添加”是对于生产过程的描述,与食品终产品中配料或成分的含量并不完全等同。
禁止预包装食品使用“零添加”、“不添加”,是为了消费者正确了解食品标签信息,更科学、更自主地选择食品,避免消费者盲目关注宣传用语,忽略产品真实属性,对食品安全和健康造成潜在风险。
从推广食品数字标签二维码,到禁止使用“零添加”;从保质期标示更直观,到营养标签更易读;从要求强制标示致敏物质,到配套一批检验方法标准,标准以强化全链条食品安全风险管理为目标,将进一步保障消费者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。
网红招牌褪色 餐饮品牌以变求生
当“风口神话”褪色,餐饮品牌如何突围?这一戏剧性转折恰似餐饮业的缩影:在风口更迭、需求变化和竞争加剧的三重压力下,曾经的“排队王”们正被迫跳出舒适区,以断臂求生的姿态寻找新出路。

餐饮行业的技术进步和消费习惯的变化导致了行业风口持续变化。
风口是机遇但并非一劳永逸,餐饮企业应积极应对市场变化,通过创新不断调整产品和服务,才能在市场中保持竞争力。
面对行业洗牌,餐饮品牌正通过多维战略重构竞争壁垒。例如在门店形态上,快闪店、卫星店、外卖店、店中店、联名主题店、品牌旗舰店等店型不断涌现,成为品牌差异化竞争的关键。
同时,不少品牌打破传统品类边界,行运、海底捞等以多品牌策略推出其他细分赛道的子品牌形成互补,也有品牌通过茶饮+烘焙、咖啡+轻食、火锅+甜品等形式搭配出圈。
当“现炒现做”也能成为招牌特色时,不少品牌开始主打鲜切现炒、明厨亮灶等方式强调食材的新鲜。
参考来源:红餐网、餐饮O2O、红餐智库、中国财经